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持牢牢把握金融事业发展和前进方向,指引我国金融事业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发展。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在党的领导下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为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让我们一起了解我国保险业在党领导下的发展历程。
一、除旧布新
保险,这一舶来品,在19世纪从西方传入中国。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保险业初具规模,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地,当时的保险公司主要有三类:外国资本的保险公司、国民党统治时期成立的官僚资本的保险公司和华商私营的保险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在经年战争后,中国各行各业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保险业亦如是,当时大量外国保险资本逃离中国市场,华商保险公司为快速抽逃资金也大量乱放折扣进行不正当竞争,保险市场的经营秩序遭到严重破坏。整顿和改造私营保险业、创办国营保险公司以及清退外国保险公司,是当时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
1949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正式成立,随后以超常规速度建立了分布全国的分支机构和代理机构。这改变了1949年以前外国资本控制中国保险市场的垄断局面,极大维护了国家的金融安全,对保险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恢复发展
然而,1958年10月,西安全国财贸工作会议提出,人民公社化后,保险工作的作用已经消失,除国外保险业务必须继续办理外,国内保险业务应立即停办,此后国内保险业陷入了长达20年的停滞期。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开启,1979 年4月,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和加强保险机构的通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国内业务得以全面恢复。1986年至199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等保险公司相继成立,国内的险种也由最初单一的财产保险,扩展到包括财产险、人身险、责任险和信用险四大类上百个险种,保险业进入恢复发展时期。
三、开放创新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之后,党中央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探索保险业对外开放。同年,国务院将上海作为保险业开放试点地区,允许外国保险公司设立分公司,随后人民银行批准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和美亚保险公司在上海设立分公司,标志着我国保险市场迈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
1995年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试点城市从上海扩大到广州、北京等全国大中城市,一批外国保险公司获准进入我国保险市场,投资方式也由最初的外商独资发展为中外合资的方式。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此后更多国外保险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也给中国保险业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技术和方式,形成了中外资保险公司优势互补、公平竞争、和谐发展的新局面。乘着这股“入世”东风,英国英杰华集团与中粮集团强强联手,2003年1月1日,由英杰华保险集团与中粮资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组建而成的中英人寿正式开业,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专业的保险服务。
四、持续完善
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制度体系的日益完善。199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为发展我国保险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1998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负责统一监督管理全国保险市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保险业吸取国际金融监管经验教训,借鉴国际保险业和保险监管改革成果,实时地推进我国保险行业监管改革。2016年初,成功研发以风险为导向、符合国情、国际可比的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与美国RBC(风险资本)监管、欧盟偿付能力Ⅱ形成了全球“三足鼎立”的局面。
2018年3月,中央发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决定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监管开始踏上新征程。银保监会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监管理念,严厉查处各类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全面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为行业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为市场创造了公平有序竞争环境,推动保险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保险发展史,是我国金融事业发展中的重要篇章,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风雨历程。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保险业将继续大力弘扬红色金融传统、传承红色金融基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创造更大辉煌。
参考资料:
[1] 周延礼. 改革开放后党领导下的保险事业. 中国金融,2021(17).
[2] 孙祁祥. 从保险大国迈向保险强国. 中国金融,2021(Z1).
[3] 本刊编辑部 .从红色金融迈入新时代. 金融博览,2019(10).
[4] 红色金融大事记. 中国银行保险报,2021-07-01.
文章来源:中英人寿